汽车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不完善、材料工艺缺陷、使用周期等问题都会导致汽车零部件出现不同类型的失效现象,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与使用可靠性的高要求使行业愈发重视对汽车零部件的失效分析。
为了提高企业对汽车零部件的失效分析能力,为企业从根源上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国汽车材料网与美信检测联合举办2020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培训,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刘柯军担任主讲,与您分享汽车行业失效分析工作的技术带头人40年的技术经验!
 |
刘柯军 研究员高工 |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
- 入职近40年一直从事汽车金属零部件金相检验和失效分析工作,经验丰富并完成大量技术总结,为汽车行业失效分析工作的技术带头人。
|
一、汽车零部件疲劳失效分析的失效模式与逻辑思维 |
1.1 问题提出
1.2 形式逻辑推理应用
1.3 疲劳失效模型的系统性
1.4 疲劳失效模式技术属性及体系 |
二、汽车高强度零部件延迟开裂分析 |
2.1 高强度件延迟开裂概况
2.2 延迟开裂的零件类型
2.3 关于GB/T3098.1标准的解读
2.4 延迟开裂组织、应力敏感性试验
2.5 细观力学问题
2.6 组织敏感性问题
2.7 氢的敏感性问题
2.8 低温蠕变开裂机制 |
三、汽车金属零部件材料工艺缺陷分析 |
3.1 问题提出
3.2 应力裂纹、淬火裂纹、磨削裂纹、焊接裂纹、加热裂纹
3.3 铸造缺陷
3.4 形变工艺缺陷
3.5 轧制钢材缺陷
3.6 其它表面缺陷 |
四、汽车零部件结构力学模型解析 |
4.1 问题提出
4.2 基本结构力学模型
4.3 结构件各种开裂模式应力解析 |
五、问题分析讨论 |
5.1.实物故障分析
5.2.正在分析的案例讨论 |
本次培训不可错过的重点 |
1、讲师刘柯军在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领域从业近40年,拥有丰富的经验与大量的技术总结!
2、本次培训不是“治标不治本”式的案例讲解,而是从汽车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分析的认知技术和思维方式、逻辑推理出发,重点讲述分析方法,分享讲师技术经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知识点。从汽车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材料工艺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失效模式与类型出发,分析失效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法与预防措施。
4、行业稀缺。国内提供相关检测项目的企业及相关培训较少。本次培训机会主要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推动行业失效分析能力与技术发展。 |
注:本次专项培训不进行资格认证,完成培训后给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要求学员讨论问题或样品时为非涉密内容。
出于疫情考虑,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直播方式:
1、降低学习成本。免除所有差旅开支,节省来回路程费用、食宿费用;
2、没有地域限制,避免学员舟车劳顿;
3、学员随时提问,讲师及时解答;
4、提供回看,随时巩固知识点,避免学习遗漏;
5、线上培训无需多人报名,一人报名即可团队共同学习成长!
还等什么?赶紧点击下方按钮报名吧~

|